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叶剑英催办,华国锋和邓小平同意为粟裕平反,问题到底卡在哪里?

2023-03-28| 发布者: 秦淮生活网| 查看: 135| 评论: 1|文章来源: 互联网

摘要: 1979年,在叶剑英的邀请下,粟裕来到山东烟台,去看望叶剑英。叶剑英很关心粟裕的情况。粟裕提出,1958年对他......
昆明市治疗生殖感染医院 https://myyk.fh21.com.cn/hospital_22388/tsyl/shengzhiganran/

1979年,在叶剑英的邀请下,粟裕来到山东烟台,去看望叶剑英。叶剑英很关心粟裕的情况。粟裕提出,1958年对他错误批判的问题,请求组织上做一个公正的结论。

1958年,时任总参谋长的粟裕大将,受到了不公正的批判,随即被解除了总参谋长的职务,并不准接触军队。粟裕内心非常痛苦,好像身上背着一个沉重的包袱。

时间一晃就是21年过去了,粟裕已经72岁高龄了,因为饱受战争的摧残,他的身体非常不好。粟裕觉得来日无多,总不能背着包袱去见马克思吧。

历史早已经掀开了新的一页,所以粟裕请求给自己做出一个正确的结论。叶剑英也是1958年那段历史公案的当事人之一,他当时非常吃惊,非常震惊,怎么会这样呢?

叶剑英认为粟裕最多也就是个骄傲的问题,根本没有他们说得那么严重。叶剑英一直是看好并相信粟裕的。到1979年,叶剑英是军委的副主席,有很大的话语权。

他告诉粟裕,这件事情他已经和邓小平谈过了,邓小平也点了头。为了粟裕的问题能够尽快地落实,叶剑英先让粟裕回去写一个报告,递给中央。粟裕很快就把这份报告写好了,请求撤销1958年对他的错误批判和强加于他的一切诬蔑不实之词。

粟裕非常激动,日盼夜盼,终于等到这一天了。然而,正应了毛主席那句话,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曲折的。为粟裕平反的问题,并非那么顺利,还要遭受很多的曲折。

粟裕的报告写好之后,交给了叶剑英。叶剑英在报告上批示,我认为五八年召开军委扩大会议,检查总结建国以来的军事工作是必要的,至于那次会议的错误,我建议总政组织力量,认真研究,然后向军委提出实事求是的报告,以便问题能够妥善解决。

叶剑英把问题批给了总政治部,落实军队干部的问题,这也正是总政治部的职责所在。随后,叶剑英把粟裕的报告送给华国锋主席,邓小平副主席,还有李先念、陈云等中央首长审阅。

他们都圈阅,表示同意叶剑英的批示意见。粟裕翘首以盼,焦急等待。既然问题批给了总政治部,粟裕禁不住两次向总政治部询问办理的情况,却都没有得到明确的答复。

1980年的春节,粟裕专程看望了聂荣臻元帅,谈到自己给中央写的申诉报告和叶剑英向总政治部批示办理的情况。聂荣臻当年在总参谋部和粟裕相处得并不十分和睦,但是他也表态说:

这件事情应该得到解决,那个时候说话上纲是很高的,但总政写的报告我还没有看到,等报告送到我这里,我会说话的。粟裕又去看望了徐向前元帅,徐向前也十分肯定地表示,这件事应该解决。

中央首长和几位元帅都同意了,事情却迟迟没有下文。叶剑英的批示是1979年10月份转给总政治部的,到了第二年的3月份,将近半年过去了,总政治部仍然没有形成最终的报告。

叶剑英不得不催问,总政治部回应说,报告已经写好,不久即可上报。粟裕不放心,让秘书给总政治部领导打电话,请求在做出结论之前,让他和有关他的结论见个面。

也就说,让他先看一下。遗憾的是,事情又没了下文。不知道是出于何种原因,总政治部一直没有向中央和军委提交关于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的报告。

到了1983年,胡耀邦指示,决定绕过总政治部,由中央和军委直接受理粟裕的案子,很快提出了解决方案,还决定派人去和粟裕本人正式见面。可惜的是,粟裕没能等到这一天,就逝世了。

他是带着巨大的遗憾走的。直到1994年,粟裕大将逝世十年后,两位军委副主席联名发文给粟裕正式平反。其中一位叫张震,那是第三野战军的参谋长,粟裕的老部下。

粟裕的问题卡在了总政治部,当时的总政治部主任,是一位开国上将,也是第三野战军的将领,而且是一位兵团政委,高级将领,也是粟裕的老部下。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| 收藏

最新评论(1)

Powered by 秦淮生活网 X3.2  © 2015-2020 秦淮生活网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