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人教版“毒”教材背后,越来越多“擦边球”曝出:再不查就晚了

2022-09-19| 发布者: 秦淮生活网| 查看: 135| 评论: 1|文章来源: 互联网

摘要: 给孩子编写的教材出事了。昨天我们写了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图问题。评论区收到了很多留言。大家都不理解为什......
途虎养车IPO,流血之后如何造血? - 新浪财经

给孩子编写的教材出事了。

昨天我们写了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插图问题。

评论区收到了很多留言。

大家都不理解为什么要画成这个样子。

然后出版社回应说:

已着手重新绘制有关册次数学教材封面和部分插图。

资深画师乌合麒麟也解释说是画术不合格。

更多的绘画界人士出来辟谣:

这么多名人下场,本以为真的仅仅是画工水平不行。

但是从网上陆续曝光的信息来看,似乎不只是美丑那么简单。

有很多人指出,孩子们用了多年的教材,包括不限于上热搜的人教版数学课本——

里面的插画不仅丑,还藏着坏东西。

插图丑得诡异就不多说了。

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就不是正常的画风。

“青蛙脸”、“唐氏脸”,跟我们昨天列举的之前的教材完全是背道而驰的。

比如我们喜闻乐见的插图应该是这样的:

现在这个画风,倒是有点像钱钟书在《围城》里的那段话:

“孩子不足两岁,塌鼻子,眼睛两条斜缝,眉毛高高在上,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,活像报上讽刺画里的中国人的脸。”

更关键的是,插图的细节太匪夷所思了。

贴几张图画大家感受一下(包括不限于人教版)。

这个小男孩插画,能看到性器官的轮廓。

当然要说衣服轮廓也可以,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要多加那一笔线条。

还有这个,似乎更刻意了,已经完全不能用衣服褶皱来解释。

这几张,几乎就是在画性器官。

做游戏时,一个男孩双手抱着前面小女孩的胸部。

叫他“男孩”也不太合适,因为相比之下,编者似乎没打算给他头发。

另一个小男孩,高高扯着前面小姑娘的裙子。

老鹰捉小鸡我们都玩过,一个抱胸一个掀裙子,这个动作幅度也太大了。

如果觉得这个是上纲上线,再看这个。

跳绳时,竟然画上了小女孩的内裤。

旁边陪伴孩子的女老师,明明是背影,但胸部画的特别刻意。

既然如此注重细节,那孩子们的表情刻画,可就太敷衍了。

还有一本江苏凤凰少儿出版社出版的科普读物。

里面有一个名字叫《流汗啦》的内容,是科普汗液是什么味道,但是图是这样的:

而且这本书2012年出版,曾经历过三次再版。

在2012年的第一版里,还只有一个人舔:

到了2015年和2018年的再版里,才变成现在这样:

不懂为什么要这样科普。

也有人猜测,这可能是掺和了儿童性教育的知识点。

孩子们确实是需要性教育。

科学研究也表明:2-3岁的孩子,已经开始发现男女性别差异了。

除了卫生课上系统认识身体结构,在适当的时机潜移默化的引导也不是不可以。

但是仔细看看这些画面,好像很难用性教育来解释。

这完全不是在保护孩子,成年人看了都觉得不正经吧。

让人想起了曾经砍头、解剖的邪典动画。

邪典动画的危害我们后面再说。

教材插图除了暴露生殖器外,还有更大的问题。

比如孩子身上有明显的纹身。

这个小男孩,戴着红领巾,应该是少先队员的装扮。

但是他吐着舌头,比着剪刀手,完全没有少先队员应有的精气神。

还有这个小孩,戴着红领巾穿着美丽国的旗衣服。

这个也是美丽国元素。

难道是因为这个教材是2013年出版,而当年漫威电影正火,所以搞了一次“联名”?

少先队员跨界复联,很多人无法接受。

中国小孩疑似开着美国/日本飞机,就更迷惑了。

我们没有自己的飞机吗?

还有这个小女孩完全是兔女郎的装扮。

而“兔女郎”在欧美国家常常被认为是色情文化的代指。

最最让人感到愤怒的是:我们的国旗。

我们国家国旗的设计初衷和元素排列,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知道。

是四颗小五角星,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。

而教材上的国旗,大五角星在上,四颗小五角星在下。

另外,一个叫赵大胜的人也进行过“爆料”:

他提到的这些书籍是出现在语文新课标的五六年级书目上的。

可以看看都写了些什么东西:

这是什么意思?只能问问教材设计者了。

据悉,这次上热搜的人教版数学教材的设计者是北京吴勇设计工作室。

有人上网查询这个工作室,发现完全查不到:

我们查了一下,好像真的没有。

但是在网上,吴勇来头很大。

他的头衔是:国际平面设计联盟(AGI)会员,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,第三届站酷奖评委。

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(清华美院),拿过很多设计大奖,一度是我国教材编写工作的主要人物。

吴勇的这个工作室的员工也大都是备受称赞的“优秀人才”。

而且似乎是优秀人才集中地,员工就是一个圈。

有一件事也能证明吴勇的优秀。

一篇1999年的采访显示:吴勇是1988年分配进中青社、1998年创业。

但他的客户是瑞士华诺公司、英国皇家芭蕾舞团、波士顿交响乐团,甚至还有联合国儿童基金会。

这履历,只能说是横空出世,非常耀眼。

另外,有人扒出曾在汕头大学就职的吴勇,曾指导自己的学生以“人教社小学数学教材插画”为研究对象写作硕士论文。

不仅称赞该数学教材插图,活泼,符合儿童气质,画面精美程度媲美商业绘本。

还说插图设计落后主要是制度不行。

这篇论文里还疑似把台湾学者归于国外。

这个事情太大了,我们也不敢多说,希望是谣言吧。

反正在日常接受采访时,吴勇是这样说的:

出事后,他的工作室是这样回应的:

“专门为您家孩子设计的优质作品。”

其实,真不用费心单独为谁家孩子设计。

能明白自己的社会责任,严格要求自己,向下一代传递好的价值观就可以了。

因为教材不是单单是艺术作品,而是我们的根本,关系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。

据澎湃新闻报道,这套人教版数学教材于2013年审定。

也就是说,这个教材已经使用了将近10年。

可想每天面对的是这样的教材,多恶心?

有人可能会问,为何10年里没人质疑呢?

首先,其他科目好像是正常的,所以大部分人没有注意。

然后,早在2014年,就有教师投诉过“插画人物难看呆板,让人难以接受。”

但是没有引发关注,酿成了今天的事态。

2019年的时候,香港流传着一批毒绘本。

这本绘本名叫《这个童话算不算是童话》:

虚构了一个叫“忠郭”的霸道国王想征服所有子民,只剩一个叫“自由港”的地方,因为被魔法师下了50年不得入侵的魔法,才“生活安康”。

种种谐音名字其含义不言而喻。

再说一下当年的邪典动画。

它们打着“教育、早教”的标签,内容却充满了血腥暴力。

比如米老鼠发生车祸,血溅一地。

还有各种以儿童为主题的绑架、虐待。

孩子本是“一张白纸”,这些情节无疑会让儿童产生模仿行为。

后果有多可怕,新闻也报道过。

所以,真的,教材事件值得每个人重视起来。

不仅是毒教材要彻查,还要再多问一句,为何正常的教育绘本频频被举报?好的绘本被埋没。

也不能只靠插画人物美丑、画师工资高低来上热搜。

即便没有热心群众的爆料,凡事也都要有底线,有法律的红线。

说到工资再多说一句,大河报采访了有10年从业经验的出版人员,对方说:

教材类出版物,是不缺钱的,和钱关系不大。

天眼查也显示,人民教育出版社公开的招投标信息中,与“中小学”相关的有11项,标的金额从几百万到几千万不等。

采购经费非常充裕。

所以,真不是钱的事。

立德树人、培根铸魂、启智增慧,没有哪一个词可以打折。

我们也有很多优秀的教材,让我们学习到纯真和美好,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。

落花生、挑山工,画得多好。

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。

那教材就是重中之重,是树苗的营养。

可以有不同类别的审美,但不能居心叵测故意为之。

“名门痞女”洪晃发声说,这已经不仅仅是审美的差异,而是意识形态的不同。

郑渊洁也认为这样的插画能够上到中小学课本里实在是居心叵测。

再强调一下,写这个不是针对谁,而是不希望谁来针对我们的孩子。

等一个真相。

拒绝这样充满x暗示、抹黑形象的教材,还孩子们一个干净的世界。

-完-

图片及资料来源:

《人教版教材插画引争议,教育部:已介入调查》,凤凰网,2022.05.26

《性暗示、星条旗、眯眯眼?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插图引争议,背后的绘制人是谁!》,天眼查,2022.05.26

《露出下体的小学生课本插图,这事情没那么简单...》,不墨,2022.05.27

《人教版数学教材事件背后,越来越多细节让人细思极恐!》,拆台,2022.05.27

《连上7个热搜,人教版课本引众怒:为什么问题几年后才发现?》,最华人,2022.05.26

《香港这儿童绘本真是恐怖!》,观察者网,2019.08.27



鲜花

握手

雷人

路过

鸡蛋
| 收藏

最新评论(1)

Powered by 秦淮生活网 X3.2  © 2015-2020 秦淮生活网版权所有